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三百年以来中国优秀古代散文的最好选本之一,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问世以来,广受欢迎,风行海内,读书人家,家家购置;读书之人,人人朗诵。直到现代,影响经久不衰。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们就都有背诵“古文观止”的经历,文学巨匠巴金就因阅读“古文观止”使他毕生受益,终身难忘。
杂说四
【题解】
 
人才问题是每个时代都关注的话题。韩愈这篇文章名义上说的是“马”,其实是说人才,“伯乐”也是暗喻那些专门负责选拔人才的人。此文借千里马的埋没与否完全取决于伯乐这一现象,讽刺了中唐以来对人才的压抑。
 
【原文】
 
世有伯乐[1],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1]伯乐:相传是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
 
[2]骈(pián)死:一起死去。枥(lì):马槽。
 
[3]见:通“现”,显现。
 
【翻译】
 
世上先是有了伯乐,然后才有了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而伯乐却不是常有的。所以虽有名马在世,也常常是屈辱于庸夫的手中,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会因为日行千里而著称于世。
 
千里马,一顿饭可能要吃光一石的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因而不把它当作千里马来喂养。这样的千里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因吃不饱而力量不足,它的能耐和俊美就显露不出来。况且如此情形之下想要让它有与普通的马一样的表现还不能够,又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驾驭它,不能因其本性而加以驾驭;喂养它,不能满足它发挥神骏本色所需要的食物;听到它鸣叫,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却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好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还是人们真的不认识好马呢?
 
【解读】
 
本文通篇以暗喻写作,用洗练的文字将伯乐昏庸、千里马被压制的情形描绘得惟妙惟肖。末段中一句“天下无马”,可谓惊世骇俗,与其说是讥讽“伯乐”的有眼无珠,倒不如说是作者对人才得不到重用而表达出的愤慨之情。
上一篇:杂说一
下一篇:师说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