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说:读书的人常称道五帝,由来已久了。但是,《尚书》只记载了尧以后的事情,诸子百家虽然都提到了黄帝,但他们的记述往往并不准确,文辞也不优美,所以士大夫们很难说清楚。孔子传下来的《宰予问五帝德》和《帝系姓》,儒生中有人(认为并非出自圣人之手而)不加传习。我曾经西到空峒山,北过涿鹿山,东至大海,南渡长江和淮...
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是双瞳仁,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仁。项羽莫非是舜的后代?他的崛起是何其迅猛啊!当秦国统治昏聩无道的时候,陈涉是第一个向秦国发难的,随后天下的豪杰便蜂拥而起,群雄逐鹿,参与争夺天下的人,多得数也数不清。项羽没有一尺一寸的地盘,只是趁势从民间崛起,只三年的时间就率领五国诸侯...
太史公研读了有关秦楚之际的记载,说:最早对秦国发难,起于陈涉;用残暴的手段灭亡秦朝,出自项羽之手;拨乱反正,诛除暴虐,平定海内,最终登上帝位,则完成于汉家。在五年时间里,发号施令的人更换了三个,自有人类以来,还未曾有受天命像这样急促的。 从前虞舜、夏禹兴起的时候,他们积累善行和功德...
太史公说:古时候人臣的功劳分为五个等级,凭德行创建基业、安定国家的称作勋;因为言论进谏而立功的称作劳;凭武力战胜于疆场之上、立下显赫功绩的称作功;能分明功绩等级的称作伐;因为日积月累而使得资历深厚的称作阅。封爵时的誓词说:即使黄河变得像衣带一样细,泰山变...
太史公说:《诗经》中有这样的话:高高的山岳,为人所瞻仰;宽广的大道,人们沿着它前进。虽然我无法到达那种境界,可是内心却一直向往着。每当我读着孔子的著作,脑子里便推想着他是怎样一个人。我到过鲁国的故地,参观过孔子的庙堂、车驾、衣服和礼器;儒生们现在还是按时在孔子的家庙中演习礼仪,我徘徊流连,久久不...
自古以来受命于天的帝王以及那些继承先人政体和遵守先人成法的君主,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德行美好,大概还因为他们得到了外戚的帮助。夏朝的兴起是因为夏禹娶了涂山氏为妻,而夏桀的流放则是因为他宠爱妺喜;商朝的兴起是因为其祖先娶了有娀氏为妻,而纣王被诛杀则是因为他宠爱妲己;周朝的兴起是因为其祖先娶了姜原和太任为...
学者们涉猎的书籍虽然很多,但还是要从六经当中考察真实可信的记载。《诗经》、《尚书》虽然残缺不全了,但是还可以从记载虞、夏的文字中得知当时的情况。唐尧将要退位,让位给虞舜。舜和禹即位前,四方的诸侯和州牧都来推荐他们,这才让他们担任职务,加以考察试用。在他们主持国政几十年,多年的治理开始显现出成效的时候,才...
管仲名叫夷吾,颍上人。少年的时候,他常和鲍叔牙交游,鲍叔知道管仲贤良。管仲家境贫困,常常占鲍叔的便宜,鲍叔却始终大方厚道地待他,从不提起这类事。后来鲍叔牙去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则去侍奉了齐国的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管仲则成了阶下囚。鲍叔于是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管仲得到齐桓公的重用以...
屈原,名平,是楚国王族的同姓,担任楚怀王的左徒。他博闻强识,深深地懂得国家治乱的道理,并且能够娴熟地运用外交辞令。对内与楚怀王商议国家大事,以发布政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楚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与屈原官位相当,想争得楚怀王的宠信,内心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
孔子说:用政教来引导他们,用刑罚来统一他们的行动,人民可以暂时免于罪过,却还不具备廉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教来统一他们的行动,人民不但有耻廉之心而且行为规矩。老子说:最有德的人不以有德自居,因此有德;无德的人天天要标榜自己是有德之人,因此没有德。法令越细密严厉,盗贼反而越多。太...
韩非子说:儒生往往利用他们所谓的道德教化来干扰法律的正常执行,而侠士豪客们又经常依靠武力来违反禁令。儒生和侠士都受到韩非的讥议,但是有学问的儒者还是多被世人称道。至于那些用儒术取得宰相、卿、大夫职位的人,他们都因为辅佐所在朝代的君主,功业名望因而昭彰于史书之上,我固然没有什么可再说的了。如果谈到...
孔子说:六艺对于治理国家,作用是一样的。《礼》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乐》是用来发扬和气的,《尚书》是记载政事的,《诗经》是用来表达心意的,《易》是用来表现事物之间微妙变化的,《春秋》是用来说明伦理道义的。太史公说:天道恢宏,难道不是伟大的吗?谈笑之中暗含道理,也是可以解除纷乱的。 &...
《老子》上说:到了治理的最高境界,邻国的百姓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也彼此听得到,老百姓都认为自己的饮食甘美,自己的服装漂亮,习惯于本地的风俗,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人与人之间到老死不相往来。到了近世,如果还按照老子所说的去做,等于封闭百姓的耳目,就基本上行不通。 太史公...
太史公说:先父曾经说过:周公死后五百年孔子出生,孔子死后至今又有五百年了,到了继续圣明时代,考定《易传》,续写《春秋》,以《诗》、《书》、《礼》、《乐》作为衡量事物的根本的时候了。这番话的意思就在这里吧!意思就在这里吧!我怎敢谦让呢? 上大夫壶遂说:从前孔子...
我太史公像牛马一样的人,今天再拜陈言,少卿足下:先前承蒙您屈尊写信给我,教我待人接物要谨诚持重,担负起向朝廷举荐人才的重任。信中言语恳切,情意诚挚。好像是抱怨我没能遵从您的意见行事,反而听信了世俗之人的话。我是不敢这样的。我虽然才能低劣,为人愚钝,但也还曾听说过德高望重的长者的遗风,只是我认为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