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古代散文编选

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后的一种新诗。西汉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以及汉代效仿屈原辞赋的作家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和他本人的作品共十六篇汇编成集,题名《楚辞》。东汉时王逸为《楚辞》作注,加进了自己写的一篇《九思》,使篇目增加到十七篇,这就是流传到现在的《楚辞》本子。《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我国诗歌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骚”即指《楚辞》。《古文观止》中收录的《卜居》、《宋玉对楚王问》两篇较为特殊,因为它们不能算诗歌而只能算散文,两篇作品的口吻都是第三者的记录而非作者本人的叙述,所以现在多认为它们的作者并非屈原或宋玉本人。

卜居

本文写的是屈原遭谗臣陷害被贬后,与太卜郑詹尹的一段对话。屈原在谈话中连续发出八个诘问倾诉了内心的烦闷和痛苦,抒发了胸中的愤慨和不平。

详细翻译

宋玉对楚王问

本篇记述了楚王与宋玉之间的问答。宋玉通过许多新颖巧妙的比喻解释了自己不被众人接纳的原因在于曲高和寡,一番辩驳由浅入深,渐说渐明,理足气盛。

详细翻译